BREAKING NEWS

點這瞭解更多👇

2017年11月19日 星期日

農業注入社群行銷,你我都可為食物把關

台灣從20年前開始推動友善耕作的有機農業,目的是想達到「生產」、「生態」及「生活」三生的功能。只是台灣的農地面積從原本的100萬公頃下降到70萬公頃,農藥總用量卻和當年一樣,沒有下降趨勢,換句話說,我們在無形中吃進了更多的農藥。





加入推動「社群支持型農業」,吃得更安心健康

當中一個關鍵問題在於,長期以來農業都是透過第三方驗證為消費者把關,而在食安風暴不斷的這些年,消費者是不是也該開始對自己吃下肚的食物多用一點心?
由不同領域的專家一起推動的「2016友善米食文化創興運動」,希望透過「社群支持型農業」作為消費者和生產者之間的連結,建立「友善米食文化地圖」,以每一百人支持一位農夫的方式永續運作,社群中可包含學校、個人、機關團體、餐飲業等等,藉由社群力量的共同把關,讓食物安全和推動米食文化成為公民運動。
2016友善米食文化創興運動
(圖說:2016友善米食文化創興運動記者會合影。圖片來源:台北市文化探索協會)

你今天有吃米飯嗎?米食大國正面臨內憂外患!

此外也值得注意的是,作為米食大國的台灣,每年吃米人口卻在節節下降,幾乎進入稻米消費的歷史最低點,再加上進口糧食的競爭,可預見所謂米食消費的死亡交叉已不遠。
問題之一在於國人飲食文化上的改變,讓米食被許多精緻食品所取代。即使政府推動青年返鄉耕種,滿腔的熱血總是不敵利益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,這種市場經濟的成因往往是消費者對於產品的了解不足,導致了劣幣驅逐良幣的結果。
Rice
(圖說:米飯。圖片來源:Flickr

稻米百百種,米食料理七十二變

對此,消費者的教育將會是改革很重要的一環。除了休閒農業的體驗活動之外,食材的認識更是不可或缺,只是推廣上恐怕還是需要一點時間。
五種米

Share this:

張貼留言

 
Copyright © 2014 健康眼鏡-提升眼睛精準視力 (與眼科醫師合作). Designed by OddThemes | Distributed By Gooyaabi Templates